攒竹穴治疗呃逆由龚瑞荸氏于1980年报道于《浙江中医 杂志》第5期,方法是让病人端坐,用双手拇指重按双侧攒竹 穴,其余四指紧贴率谷穴,由轻到重持续按揉5〜10分钟,治 疗30例,一般呃逆能当即停止。顾耀平氏在1987年《江西中 医药》第1期上又有类似的验证报道。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还有许多类似的验案,不-一列举。知道此法的人都以为 这是我的独特经验,实际上并非如此,此法也是源于《灵枢》, 我只不过是把这一方法找了出来,并进行了临床验证而已》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,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、火、 土、金、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,而且在五行 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“生克制化”的联系,从而维持着自然 界的生态平衡和人体生理的协调平衡。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五运不及怎样?岐伯说:问得真详细啊!木运不及,燥气就会旺盛,生气与时令不相适应,草木不能当时生荣。萧杀之气亢盛,使劲硬的木受刑而碎裂如辟,本来柔嫩苍翠的枝叶边为萎弱干枯,在天上应金星光明。人们多患气虚寒,胠胁部疼痛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7 min read
三、注意事项 1、理疗师: (1)热情接待患者,详细诊察病情,认真治疗疾病,认真书写健康档案 (2)推拿时要保持手的温暖和清洁,经常修剪指甲,以免损伤患者皮肤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1 min read
—位,根据书上的记载,他结合数学理论,发现某三个穴位之间 的位置关系是等边三角形,某四个穴位的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正 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等,这些探索固然有新意.何因为他不知 道每个人的穴位位置不一样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所以诊脉是有一定方法和要求的,必须虚心静气,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。春天的脉应该浮而在外,好象鱼浮游于水波之中;夏天的脉在肤,洪大而浮,泛泛然充满于指下,就象夏天万物生长的茂盛状态;秋天的劢处于皮肤之下,就象蛰虫将要伏藏;冬天的脉沉在骨,就象冬眠之虫闭藏不出,人们也都深居简出一样。因此说:要知道内脏的情况,可以从脉象上区别出来;要知道外部经气的情况,可以经脉循行的经络上诊察而知其终始。春、夏、秋、冬、内、外这六个方面,乃是诊脉的大法。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4)活血止痛:某些部位气滞血瘀可引起该部位疼痛,推拿可以促使毛细血管扩张,加速血液循环,改善局部营养供给,加速有害物质吸收、排泄等,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。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1 min read
(2)神阙 神阙治疗痛经疗效颇佳,我已经指导两位硕士研究生完成 了相关硕士课题。我在整理脐疗文献的过程中,发现脐疗治疗 痛经的效果不错,便让研究生马玉侠在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妇科 研究所所长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凡诊治消#、仆击、偏枯、痿厥、气粗急发喘逆等病,如肥胖权贵人患这种病,则是由于偏嗜肉食厚味所造成的。凡是郁结不舒,气粗上下不通,都是暴怒或忧郁所引起的。突然厥逆,不知人事,耳聋,大小便不通,都是因为情志骤然激荡,阳气上迫所致。有的病不从内发,而由于外中风邪,因风邪留恋不去,伏而为热,消烁肌肉,着于肌肉筋骨之间。有的两脚偏#,是由于风寒湿侵袭而成的疾病。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黄帝道:希望听你讲讲用针刺的道理。岐伯说:凡用折的关键,必先集中思想,了解五脏的虚实,三部九侯脉象的变化,然后下针。还要注意有没有真脏脉出现,五脏有无败绝现象,外形与内脏是否协调,不能单独以外形为依据,更要熟悉经脉血气往来的情况,才可施针于病人。病人有虚实之分,见到五虚,不可草率下针治疗,见到五实,不可轻易放弃针刺治疗,应该要掌握针刺的时机,不然在瞬息之间就会错过机会。真刺时手的动作要专一协调,针要洁净而均匀,平心静意,看适当的时间,好象鸟一样集合,气盛之时,好象稷一样繁茂。气之往来,正如见鸟之飞翔,而无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岐伯对曰: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今时之人不然也,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,起居无节,故半百而衰也。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1 min read
灵枢•经别第卜一》是专门论述经别的,多数经别至颈 项咽喉或“出”于颈项部。 《灵枢•寒热病第二十一》则专门提到了颈项部穴位的主 治作用,并名之曰“天牖五部 “颈侧之动脉人迎,人迎,足阳明也,在婴筋之前; 婴筋之后,手阳明也,名曰扶突;次脉,足少阳脉也,名 曰天牖3次脉.足太阳也,名曰天柱。腋下动脉,臂太阴 Nunez Spence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